铸铁平台(又称铸铁平板)是机械制造、检测、装配等领域的基础工装,其规格参数直接决定适用场景与使用精度,核心参数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基础尺寸参数
平面尺寸(长 × 宽)
常规规格覆盖从小型到大型全范围,常见标准尺寸如下(单位:mm):
型:200×300、300×400、400×600、500×800
中型:600×900、800×1200、1000×1500、1200×1800
大型:1500×2000、2000×3000、2500×4000、3000×6000
超大型:可按需定制,最大尺寸可达 8000×16000mm(需配套大型加工设备)
厚度与加强结构
厚度需匹配承载需求,常规范围为 50-300mm,遵循 “尺寸越大、厚度越厚” 原则(如 200×300mm 平台厚度约 50mm,3000×6000mm 平台厚度约 250-300mm)。底部通常设计加强筋(如 T 型、十字型),筋板高度为平台厚度的 1.2-1.5 倍,增强抗变形能力。
二、精度等级参数
依据国家标准GB/T 22095-2023《铸铁平板》 ,精度分为 00 级、0 级、1 级、2 级、3 级,各级别适用场景与平面度公差如下(以任意 1000mm 长度为例):
精度等级 | 平面度公差(μm) | 适用场景 |
00 级 | ≤5 | 高精度测量、计量检定、精密零件研磨 |
0 级 | ≤10 | 精密加工定位、工具校准、光学仪器装配 |
1 级 | ≤20 | 普通机械加工、零件检测、工装夹具定位 |
2 级 | ≤40 | 重型设备装配、焊接平台、毛坯件检验 |
3 级 | ≤80 | 粗加工基准、物料堆放、大型工件支撑 |
三、材质与性能参数
常用材质
灰铸铁(HT200、HT250):最主流材质,HT250 抗拉强度≥250MPa,硬度 180-220HB,具备良好的减震性与耐磨性,适用于绝大多数平台场景;
球墨铸铁(QT400-15):抗拉强度≥400MPa,韧性优于灰铸铁,适用于承载大、易受冲击的重型平台(如造船、矿山设备用平台)。
热处理要求
所有平台需经过时效处理,消除铸造内应力,防止后期变形,常见方式包括:
自然时效:露天放置 6-12 个月,成本低但周期长;
人工时效:200-300℃恒温加热 24-48 小时,效率高,应力消除率达 80% 以上。
四、承载能力参数
承载能力与平台尺寸、厚度、筋板结构直接相关,常规参考标准如下(单位:kg/m²):
平台类型 | 承载能力 | 适用场景 |
轻型平台 | 500-1000 | 小型零件检测、仪表校准 |
中型平台 | 1000-3000 | 普通机械装配、加工定位 |
重型平台 | 3000-8000 | 重型设备装配、大型工件检测 |
超重型平台 | ≥8000 | 机床床身、万吨级设备支撑 |
注:承载能力需结合 “均布载荷” 与 “集中载荷”,集中载荷(如单个重型零件放置)需控制在均布载荷的 1.5 倍以内,避免局部变形。
五、附加参数与定制选项
表面处理
常规:去除型砂、飞边,表面粗糙度 Ra≤6.3μm(精度等级越高,粗糙度要求越严,00 级平台 Ra≤1.6μm);
特殊处理:防锈漆(户外使用)、镀铬(提高耐磨性)、T 型槽(用于固定工件,槽宽 12-50mm,槽距 50-200mm 可定制)。
结构定制
带支架平台:配套型钢支架,调节高度(常规 600-1000mm),方便操作;
拼接式平台:超大型平台(如 8000×16000mm)可分块铸造后拼接,拼接处平面度误差≤5μm;
带孔平台:预留螺栓孔,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设备上,孔径与孔距按需定制。